首页 资讯 电影 影评来稿|天下英雄谁敌手?从选角看春节大片

影评来稿|天下英雄谁敌手?从选角看春节大片

2025年春节档已经收官。

DeepSeek、DeepSeek 告诉我,春节档片酬谁最多?

时光倒流回节前,春节档寸土必争、全梁上坝的架势背后,其实每部电影的片方都在纠结。

2024 年国内电影票房退回到十年前的水平。

业界认为未来两年影院必定缺片子,为什么非要盯住春节档呢?

美国大萧条时代电影是最便宜的逃离现实之所,但超越电影体量的中国微短剧反而越来越免费,这就让电影片方对春节档越来越“肉紧”。

因为贾玲已经告诉大家两次:那些一年只进一次影院的观众,机会只留给春节档。

所以 2025 春节上档的电影,你有 IP,我有流量;你投资十亿,我打磨五年;你开先河,我谱新篇。繁弦急管、花团锦簇的卖相背后,是预售、是排片、是单日票房,是盈亏平衡点,是天人交战的内心戏。

长假八天,谁家数钱,谁家度日如年?

在离不开“云”的算法时代,“如果云知道,逃不开纠缠的牢。每当心痛过一秒,每回哭醒过一秒,只剩下心在乞讨,你不会知道。”

既然上画后不能左右观众的选择,只能下功夫在开机前。

“降本增效”喊了不止一年。

演员的酬金可能占到商业片成本的一半,会选角就少亏钱等于能赚钱,是运作电影项目一大法宝。

《封神》系列必将作为角色选拔(及其机制)的典型个案载入中国电影史册。三十位年轻演员通过了上万人的海选后,接受了为期六个月的训练,这些演员不光掌握了骑马、射箭、格斗、歌舞礼仪的表演,最终入选者又参加了16个月的拍摄。

如果一位男演员的妆造来自两年不剪的长发,体现出的银幕质感肯定区别于戴假发套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胸器逼人腹肌搓衣集体出道的“质子团”,对于改变市场流量男星荷尔蒙不足的作用,虽未能改天换地、也堪称大破大立。

这种选角机制,出于导演和制片人团队重塑中国神话、打造魔幻大片、提升中国电影工业制作水平的目标。

影片必须在美术设计、制景、服装道具、拍摄特效等方面花费巨资。如果再花去一半哪怕一少半的成本邀请商业明星出演,必然会增加投资风险。

电影选角的行业规律,第一条就是新人更便宜,新人更听话。

一方面把演员变成角色,而不是押宝在流量明星身上忽视角色适配度;另一方面,大腕明星分分钟都值钱,有几位肯花将近两年时间拍一部不知道结果的电影?

而新人珍视出道机遇不会(不敢)中途出变故。

举个极端的例子,假如徐克接着拍“射雕2”但肖战来不了只能换个郭靖,想成为系列品牌,效应就会大打折扣。

临时加一句,肖战在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中表现不错,但签没签第二部合同我不知道。

“封神三部曲”集中拍摄保持了演员的连贯性,制作成本使用更加有效。

直接决定选角成败的则是导演和制片人的艺术水准和掌控能力,演员形象气质表演符合剧本设定、人和戏相互加分。

比如姬发的扮演者于适,“面部立体但并不强势,因为他的整体骨量感偏轻,五官也简约秀气,颜值较清淡,凸显的是清爽的少年气,就像姬发的成长和觉醒,有着一种原始蓬勃荷尔蒙的生命力。

而太子殷郊、反派崇应彪、二郎神杨戬、狐狸精妲己、女将邓婵玉等每位演员都有自己的辨识度及独有特质,他们的银幕表现与剧本定位相得益彰。

无独有偶,新人张文昕准确体现了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对华筝进行了全新定位,成为影片带给观众的一大惊喜,闪亮出道。

选拔演员集中培训的做法并非“封神“首创,经典电视剧《红楼梦》就是成功先例。

并不是每个这么做的剧组都能选角准确。

新人的首部影片不得不变成最后一部,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。

作为导演和制片人,乌尔善高超的选角能力还表现在为红花搭配绿叶。

比如片中“纣王”费翔和“闻仲”吴兴国,他们三十年前留下的演艺代表作至今仍在华人世界流传,多年的行业积淀、岁月变迁的陌生感恰好赋予角色传奇背景和形象新鲜度。

《封神 2》中闻仲登坛作法,吴兴国舞动双鞭的功架招势与京剧《借东风》里曹操横槊赋诗相比,也不遑多让,很有气场。李雪健扮演的姬昌、王洛勇演出的比干,还有男女观众依依不舍的伯邑考杨玏(甚至一辈子主持少儿节目的刘纯燕跨界演出《异人之下》窦梅)都是乌尔善带来的银幕惊喜。

这些角色不是不能请其他更脸熟、形象和演技也合适的演员,但反差和意外化合出的传奇性可能会大打折扣。

况且选择后者,也许需付片酬更高。虽然《封神》系列仍面临着巨大的回收风险,但乌尔善已经践行了“好莱坞卖座大片的选角规则:影片的演员不都是明星---至少他们不能获得总收入的最大份额。”

选角也是双向作用的过程。

影视表演的特点,无论戏份多少,只要镜头对准你,你就是主角。

春节电影中梁家辉对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,周润发对《唐探1900》都是增光添彩照亮银幕的部分。

然而,还是得说回钱,下金蛋的鹅总得留在自己家里。

把主要演员签在自己公司是颠扑不破的商业规则。

假如刘昊然不在陈思诚公司,假如王宝强不是从电视剧《士兵突击》开始就与陈思诚建立了好兄弟般的合作,假如“唐探系列”换掉这两位主演,那么品牌的号召力再也名不符实。

换个角度,如果刘昊然和王宝强共同出演了另外一部集合了悬疑、探案和搞笑的电影,即使不是“唐探”公司出品,大家还是会想到“唐探”。

这就是选角成为电影品牌的一部分,“焦不离孟、孟不离焦。”形成了观众的固定印象。

所以 DeepSeek能判断的,是谁的片酬最低?

不就是那些美术电影的人物?!比如已经服务出品公司十多年的光头强和熊大熊二,比如饺子和他的团队创造出来的“哪吒宇宙”诸天神佛。

这些数字人生来就是角色,不会挑戏份不会争片酬,(除非在AI时代真的产生了自主意识哈哈),这些作为公司资产的角色始终是价廉物美、稳定可靠的电影大片伙伴。

作者:陈学军

一级文学编辑

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

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

图片来自于网络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春节档,关键是做差评管理
下一篇
票房狂飙的电影春节档:连续7天超10亿元,多项纪录告破

评论

评论已关闭

推荐阅读